問:什么是植物營養規律?
答:植物營養規律是指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對養分吸收利用和施肥的特點。生長和養分吸收隨生長時間的變化是一個“S”形曲線,苗期養分吸收量較少,一般還不到全部吸收量的10%,而旺盛生長期,特別是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,吸收量較大,一般不少于全部吸收量的30%,在成熟期養分吸收量又趨于減少直至停止吸收(圖示)。植物營養有兩個關鍵期,一個是營養臨界期,多出現在幼苗期;另一個是營養最大效率期,多出現在作物生長盛期。
問:植物營養臨界期的養分需求和施肥有什么特點?
答:植物營養臨界期的特點是養分需求量少,但很敏感,對肥料的質量要求較高。這時如果養分缺乏而不及時供應,其損失以后難以彌補,就像小孩剛斷奶一樣,吃得雖然不多,但很講究。“臨界期”多發生在養分需求轉折的時候。其中磷的營養臨界期多在種子養分剛用完時。以玉米為例,在3葉期之前靠種子養分存活,3葉期之后種子養分耗盡,如果不能從土壤或肥料里獲得磷素,幼苗就會缺磷,表現為葉子顏色濃綠而發紫。因此需要通過合理施用基肥和種肥防止磷的缺乏;氮的營養臨界期多發生在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時期,例如冬小麥的返青-起身期。生產上要因地制宜,通過合理制控群體密度和適宜的水肥管理來解決。
問: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的養分需求和施肥有什么特點?
答:最大效率期多出現在作物生長旺盛時期,例如小麥的拔節孕穗期,玉米的嗽叭口期,大豆的花莢期,棉花的蕾鈴期,薯類作物的薯塊膨大期等。該時期的作物就像飯量很大的小伙子,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,對肥料的需求量大,利用效率較高,是追肥特別是追施氮肥的關鍵期。
問:用植物營養規律考量,當前作物施肥主要存在哪些問題?
答:當前作物施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,不少農民存在認識誤區,認為苗綠長得好看就好,或者怕后期植株高大,下地勞作很辛苦,因此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氮肥施用時期偏早、施用量偏大。由于違背了作物對養分吸收利用的“前輕后重”規律,雖然前期幼苗長得好看,但后期很容易發生倒伏和滋生病蟲害,造成減產。例如,水稻苗期在秧田里度過,要求施氮量基肥不超過總量的一半,追肥量分蘗期和孕穗期大致相當。但不少稻田,基肥加分蘗肥的施氮量超過90%;冬小麥苗期雖然跨越秋冬兩季,但需氮量較少,追肥主要在起身拔節期,但不少麥田,基肥和冬前追肥的施氮量高達80%以上(干旱地區除外),致使麥苗群體過大、過旺,造成中后倒伏、脫肥和發生病蟲害;玉米追肥主要在大喇叭口期,但不少農民提前在拔節期,致使植株旺長,導致后期脫肥。在雨澇年份或遇到大風,還很容易發生倒伏;棉花基肥和苗期往往過量偏施氮肥,不但加重了蕾鈴脫落,感染病蟲害,還會造成植株徒長,導致或加重硼等元素的缺乏。
專家特別提醒農民記住:作物施肥,特別是氮肥,要前輕后重,將重心適當后移。
問:可否結合我國當前農時和氣候特點及施肥問題提幾點改進意見?
答:以大田作物為例,現在我國多數地區,正值水稻孕穗期、玉米喇叭口期、棉花花鈴期、夏大豆初花期,即都處于追肥的關鍵時期。希望農民朋友要不誤農時,適期追肥;對前期已經追過肥的田塊要查看苗期,如果出現脫肥征兆,可酌情每畝補施1~3公斤尿素或噴施2~3次0.3%~0.5%的尿素和0.3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;如果遭遇干旱和雨澇,首先要進行抗旱或排澇救災,在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后,結合病蟲害防治,適量追施或噴施速效性氮肥或磷鉀等葉面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