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說:“貪于味不讓,妨于政!保ā洞蟠鞫Y記·四代》)意謂貪戀美味而不加克制,就會妨害政事。
公元前484年,68歲的孔子結束了周游列國的生活回到魯國。此時,年輕的魯哀公不時向孔子請教一些為政的問題。一次哀公問孔子,希望能夠去掉妨害政事的毛病時,孔子一口氣列舉了十二種,這是第一種。
孔子把“貪于味”列為妨害政事的十二種毛病之首,也曾明確地提出“不為酒困”(《論語·子罕》)的要求,可見春秋時期官場上的吃喝風也很盛行,所以才引起了孔子的重視!
那么今天的社會現狀呢?
曾聽說這樣一件事:有一個貧困縣,為了招商引資,不惜動用有限的財力招待前來考察的客商,幾天時間里山珍海味不曾間斷,中午書記陪,晚上縣長陪,在酒桌上十人對二人,輪番敬酒“轟炸”,結果把客商給嚇跑了。如此“熱情”揮霍,不僅使有限的政府財政雪上加霜,而且使投資環境更加惡化,又怎能達成初衷?
前些年,報紙上報道了某縣一位“三貪書記”,此人貪權、貪錢、貪色,這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不足一億,而他能浪費半億。至于公款吃喝,反而都不值一提。老百姓說,他有家,卻不曾在家吃飯。
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,焦裕祿只身來到了蘭考車站,面對外出逃荒要飯的父老鄉親,他心如刀絞。為了改變這種不時餓死人的貧困局面,他決心治理沙荒,為民造福,為此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。
同樣是縣委書記,想想焦裕祿,難道那位“三貪書記”不感到汗顏嗎?
宋代陸游有一首《關山月》詞寫道:“朱門沉沉按歌舞,廄馬肥死弓斷弦!弊l責南宋豪門高官醉生夢死,不思抗敵。試想,整天醉生夢死,毫無憂患意識,哪有不敗亡的道理?
中國是個禮儀大國,迎來送往本也人之常情,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卻不同程度地變味了。所以,中國招待客人的宴請辦法,必須改革,原則應該是熱情、合理、不浪費。動輒幾千元、上萬元,山珍海味堆滿一桌,十之八九都浪費了,實在不應該。
荀子說:“源清則流清,源濁則流濁。”(《荀子·君道》)意謂源頭清澈,那么下面的流水也清澈;源頭混濁,下面的流水也混濁。要改變“貪于味不讓”的不良風氣,看來還得動真格,從上級開始,一級抓一級才行。(摘自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孔慶林)
|